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名称: 马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
电话: 0874-8880604
热线: 0874-8880604
邮箱: zhyw12@126.com
地址: 马龙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信息内容
-
我眼中精彩的马龙 文/白付平
发布日期:2018-07-03 10:36:24
我喜爱游马龙城不是夕阳晚钟,而是晨曦初露的时候。这天早晨,兴致勃勃再次登上马龙城的旧城山公园。周末公园人流如织,我心情喜悦,极目远眺,马龙城的端庄秀美便像摄影师拉近镜头缓缓奔来眼底。城市没有尘垢的污染,清晨的马龙城宛若用母亲的乳汁浸泡着,是那样清洁光艳而耀眼。一幢幢宛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筑群,在灿烂朝阳的沐浴下,像是飘扬鲜艳的旗帜,也像是星罗棋布或沙场点兵,它们错落有致占据了这个流淌着生命的地方。显然那曾经小马龙古老的余韵,被现代一路高歌而来的建筑群淹没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马龙,激情生命的跳跃,奔放青春的风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滇东这块诗意般的红土地上。
一
凝望着这美丽而又温馨的马龙,沐浴灿烂的朝霞,我心情激荡、神采飞扬地从旧城山公园脚下,沿着横山河直往东面行走。只见横山河两岸,一棵棵迎风飘扬的垂柳在晨风中尽情摇摆,一片片高高低低的绿茵茵冬青树、富贵树、泡桐树,绿化得匠心独运。一街一景的绿化造型,遍地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温馨。
欣赏着绿色园林城市的马龙,不知不觉我来到了马龙标志性建筑的马龙大剧院。在阳光照耀下的圆球形新建的大剧院,崭新漂亮,光彩熠熠。走进大剧院毗邻的马龙历史文化广场,突然一种久违了的心情油然而生。感觉幸运来到广场上两堵巍巍雄姿的历史文化墙下,我蓦然有种探秘马龙悠久历史文化的欲望。默默伫立,凝视着墙面,此时此刻,灿烂的阳光,金光四射,把一个个浮雕照得鲜亮、剔透、金光闪闪。墙面上的塑像和文字在朝阳下,在晨风中,在淡淡的雾云里,活灵活现,轻轻颤动,仿佛是我那颗驿动的心再神游飘荡。有着想点燃抚摸马龙历史文化心脏的欲望中,我无法掩盖我的灵魂,更无法掩盖我内心的骚动。我的人,我的身,我的心,我的每一根神经,一下子被文化墙上灿烂辉煌的流淌着金色生命的一个个塑像和一串串文字融化了。
看着历史文化墙上马龙“八景”,让我联想起故土上那些大自然恩赐的一个个美景,常常让我感动的同时产生出一种从没有过的兴奋激情。当想到有幸走进探险家乐园的马鸣“野花沟”,从张梅山冒水洞沿河而下,一路穿箐沟、爬峭壁、攀密藤、踏草丛、趟水过河,沿山间崎岖小路行进,到处是盘桓生长遮天蔽日、为棉藤所缠绕的野木棉树,到处是淙淙清泉、瀑布、奇峰异石和令人心悸的激流险滩。欣然来到“临壁千仞,倚崖而居”的旧县香炉山,你会感到像唱起一支高吭的歌,像一面飘扬的旌旗扑入眼底。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曲径通幽,纵横恣肆,苍茫幽邃,犹如天仙降临山间的两只深褐色的天然岩石香炉,相依相偎,是那么的深厚苍劲,气势雄伟,崭绝峥嵘。游着“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马过河风光,你从马过河乘船而下,春天里湖面上立刻会升腾起一片片一点点诱人的闪亮,这些亮色飞快地游动着,渐渐聚成一条金灿灿的玉带,涌向了遥远的湖的尽头。这些美轮美奂的马龙山水是充满诗情充满韵味的醉人画卷。
二
怀着对马龙乡村民族风情格外的痴迷与爱恋,我每一次走进马鸣乡咨卡彝族村,都想静心抚摸着这个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的彝族村寨,蓦然释怀,在这个千年的彝族村落里,竟然有着古老的光辉灿烂的彝族火草褂。
被彝家人称为“龙褂”、“霞披”的火草褂,是千年前云南人最原始的服饰树皮、草皮、麻、兽皮中的一种。《云南通志》(182卷)记载,明清时期,云南干彝以麻、毛和兽皮为主,“织麻捻火草为布衣之,男衣至膝,女衣不开领,缘中穿一孔,从头下之,名‘套头’。”唐朝时期,咨卡彝族村火草褂编织手工技艺已达到彝族服饰的鼎盛时期。千百年来,咨卡彝族同胞,只要到每年入秋时季,他们就会利用劳作间隙,背上大花箩进山采火草叶,从山上采回来的火草叶,撕下背面洁白绒衣,搓捻成线,手工纺织成火草褂。为丰富火草褂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咨卡彝族人民在喜庆、婚嫁、过节、走亲访友都穿上崭新漂亮的火草褂。火草褂还是咨卡彝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订情之物呢?这千年点燃的流淌着生命的神奇火草褂,如今你走入咨卡彝族村寨,仍可看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咨卡彝族村村民李桂兰,她带领学徒摇着古老悠扬的“叽哩咕噜,叽哩咕噜”纺车纺织火草褂的动人情景。耳畔久久回荡着千年纺织火草褂古老的歌谣,我联想到这个炊烟袅袅、生生不息的古老彝族村落,还有着四五百年的土罐泡缸酒和龙树叠罗、团场花灯歌舞,宛若一颗颗耀眼的珍珠,散落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难怪这个遥远的名不见经传的彝族村寨近年国家表彰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呢!
城市的喧嚣,人生的烦恼,一次次被乡下民族村寨多彩的民族风情荡涤得干干净净,明明白白体会到一种生命被洗濯一新的洁净清爽,只想任自己在乡下多彩的民族风情中沉、沉、沉!真如是马龙乡下的民族风情,成了醉人解千愁的美酒,马龙乡下的民族风情,成了一个做不完的金色的梦。怀着这份陶醉和欲望,在一个烈日当空的盛夏,我们又慕名走进了被大家称为苗家山寨“芦笙王”韩尚云的住地,月望乡轿子山苗族村。看来极不起眼的村庄坐落在犹如像古代娶新娘时抬着的那顶花轿上。稀稀疏疏三四十户的小村,在一颗颗高大郁郁葱葱核桃树的掩映下,显现出几分古老神秘的色彩。我们真有点不敢相信,在这个遥远的落后的小山村,竟然有人传承着云南几百年的苗族芦笙歌舞。在我们思想飘忽不定的时候,突然从山野中飘来天籁般甜美悠扬的歌声:“高高苗山芦笙响,小妹想起小阿郎,妹想阿郎走梁梁,只望嫁郎做新娘……”。看着我们欢喜又纳闷的神情,韩尚云嘿嘿地笑着说,唱歌的姑娘是他的徒弟,她唱的是他教她们唱的苗族芦笙情歌。看着这位近50岁2002年就被表彰为云南省音乐艺人的“芦笙王”,他带领徒弟传承演奏古老的芦笙曲子,不单一,很丰富,在嫁娶时,嫁有出嫁的乐曲,娶有娶亲的乐曲,乐曲有娶亲曲、迎客曲等16个歌舞曲调。看着我们到来,热情好客的韩尚云,又把村里10多个徒弟叫来,在他家稍为宽敞的院子里,吹奏起苗族古老悠扬的芦笙乐曲。看着他们来回穿梭中轻盈的舞蹈和娴熟的芦笙吹奏,我顿时感到他们演奏的芦笙,不是在高高的苗山里演奏,而是在神奇美丽的天上出神入化飘然地给我们演绎着苗家古老的天籁之音。我也不得不如此想到,沉浸在这种绝妙的幸福里而不能自拔的难言之隐。思想的突围,情感的碰撞,人生际遇的无数起落沉浮,马龙这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了我唯一的心灵殿堂!
三
见证马龙美丽神奇而又灿烂辉煌历史的不单纯就是马龙历史文化广场上的那两堵文化墙上,可纯粹地说是盘崌马龙城中央穿流的犹如一条飘动绿色彩带的河水——横山河,才是最好的见证,这条被马龙人称为“母亲河”,也是马龙古时“八景”之一的“九曲文河”。千百年来这条河宛若母亲明亮的双眼,在眺望彩云南里马龙的希望,也在悄然中沉色低迷地看着一年年成长的马龙。这个马龙因人口少土地面积小而著称:“小马龙”,她并不是没有作为没有地位,或是不成建树而平淡无奇。清朝曲靖知府宋湘在《马龙州志赋》中写到:“马龙居民虽少,仕宦犹多;户习诗书,人敦俭朴。真所谓马以龙名,人多俊秀……”。马龙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不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悠然的近代和现代,马龙都在激情地挥洒着笔墨书写着人才荟萃、英雄辈出的精美诗篇。
放眼俯瞰马龙的诱惑,巨大磁力的无边想象。我突发奇想苏东坡题杭州西湖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意味美的事物怎么样来欣赏总是有趣的,同样同在马龙的风景上也仍然不差。马龙抓住“上瞰昆池之波,下控黔关之险”、“挑起昆明与曲靖闯天下”、“滇东第一门户”非常良好的区位优势,把文化旅游建成新的支柱产业,正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顺水推舟,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在风情独异的马过河车马碧景地,将打造云南最美的“高原千岛湖”观光休闲胜地。在城市乡村将推出“四季花海城市”“高原运动休闲之城”等文化旅游品牌。
我心诚坦荡地说,我好多年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凝望活像一把折扇上的马龙,竟然是一场醉生梦死的感觉。脑海里“天然绿色氧吧,千年车水马龙”的思想和灵魂,就像那轮灿烂辉煌的太阳,温暖甜蜜于我的身心。马龙,我梦想成真的地方,徉徜在你富丽堂皇美若天仙的博大精深的胸襟里,我曾经想“病痛”过好几回,但每一次都被你的神奇与美丽疗伤,让我不得不如此想活出精彩。
(文/白付平)
【上一篇】:马龙的四时美景